年前,曾听闻一长者言说千里之外有一大山一夜而现,乃仙迹也,弟子便一路蹒跚而来,终得入山。”
“望祖师,可怜弟子向道之心,收下弟子吧,收下弟子吧。”
说话间,猴儿连连叩首不止。
其心之诚,起心动念、举手投足间昭彰无疑,便是在场的其他弟子们,也都能洞察。
“猴儿尚能闻道,这些年来往来山中听讲的众人,罔为万灵之长,不识祖师道音。”一英俊道人忍不住感慨。
“是极是极。”
“此般向道之心,着实不凡。”
“肃静,祖师驾前喧嚣者,笞百鞭!”
见庭间起喧嚣,为首的大师兄神色肃穆,一副法家做派,高声喊肃静。
顿时,山门内寂静了下来,所有弟子尽皆噤声。
大师兄乃是师父坐下第一位弟子,前世端的是一法家圣人,最是严肃不过。
“原来如此,我法眼观照汝等过去,知汝所说皆真。”
周承言罢,沉吟两声又道:“汝天生地养,无有姓名,我且为你取一个名号,叫做孙悟空,如何?”
周承的前世,都是看着孙悟空的故事长大,自然不会给孙悟空随随便便改名。
“多谢祖师赐名,多谢祖师赐名,我有名字拉。”
猴儿喜不自胜,上蹿下跳,开心非凡。
“如此,悟空且入座吧。”
说话间,周承伸手一指,便见那班列之末,骤然多一个蒲团。
见状,悟空自然知晓那是自己的座位,连忙入座。
“今日,汝等多一个小师弟,乃天生地养,生来不凡。不过却心有魔障,今日我便讲一个静心法,望汝等静听。”
周承说话间,那悟空听闻自己被点名,顿时提起神来,不敢有丝毫怠慢,听周承讲一个静心法。
……
且说悟空入山之后,寒来暑往,日月轮转,转眼间便是年余时间。
这一年内,悟空日日听闻祖师和两位师叔讲经论道,除此之外还兼习字焚香,扫地锄园,养花修树,寻柴燃火,挑水运浆,诸般事不断。
如此摩挲力量,好猴儿未有丝毫不满。
这一日,林中亭,太微华和虞韵对弈,周承端坐一旁,指点二人。
“悟空我看也是心思坚毅,道心通透之辈,不像是会狂妄得不知天地为何物之辈。”
虞韵落子之后,重瞳灿灿,隔着山峦看着那挑水猴儿,有感而发。
旁边的太微华笑着道:“岂不闻,身怀利器杀心自起?”
“再者说,夫君曾言,猴儿乃人道抗争之精神所化的天胞,若有大法力之后,岂能甘心俯首他人?”
虞韵摇了摇头:“抗争是抗争,狂妄是狂妄。推动秩序变革,和不知自己几斤几两可不是一回事,岂不闻几十年前那张良言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王?”
太微华若有所思,道:“要不咱们传授其兵法精妙,可否成大事?”
虞韵眼睛一眯,看着太微华:“我看你心性也飘了,不知天地为何物的不是猴儿,是你。”
“我怎么不知道天地为何物了?有夫君在,便是搅合个天翻地覆,亦是无碍。”太微华说话间,子落棋盘,大局已定。
“嗯?你是不是偷子了?”虞韵察觉到不对。
“化凡为人,你远不如我心通慧,修性一关,迟早要走。”
太微华言罢,虞韵倒是开始沉思,道:“也好,若是能顺势求一个混元道果,自是更好不过。”
“韵儿修心之事不急,华儿也别搞事,且过这千百年之后,再说也不迟。”
周承话音落下,虞韵和太微华一怔。
虞韵轻声道:“可是夫君要在这千百年内,以求超脱?”
周承颔首:“祂降生了,具化魔罗,存于众生心间,要和我一决生死了。”
此前的周承,直言不讳说主神,如今且用祂做替代,如此才能不被感知。
虞韵和太微华对视一眼,一个个脸色不是很好看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