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瑞站起身子。
黛玉那俏脸儿瞬间没了血色。
宝钗、可卿等人,亦是面色煞白。
便是贾母、贾政一干人等,脸色亦是极为难看。
贾琏正心疼平儿被贾瑞得了去,此刻也只能随着众人起身。
贾政沉声道:“瑞儿,如今阖家之安危皆系于你身,诸事皆要小心。”
“二老爷放心。”
贾瑞颔首,向着贾母及诸位姑嫂一一拜别。
黛玉眼中噙泪,到底还是哭将出来。
送至门前时,黛玉悄声道:“平安归来,平儿、晴雯,还有麝月,金钏儿、玉钏儿,你要多少皆使得……”
旁人亦稍稍退开些许,好教黛玉与贾瑞说几句体己话儿。
宝钗意欲上前一步,却咬了咬嘴唇,与可卿一道又退了两步,亦是满脸黯然神伤之色。
贾瑞似有所感,回首微微一笑,又转头朝着黛玉道:“还有紫鹃、鸳鸯她们呢……”
“你……”
黛玉气得拿手首拧。
都到这个时候了,还说这般玩笑话儿。
只是如此一来,黛玉心中的担忧,倒也减轻了不少。
贾瑞哈哈一笑,自行系上那黑色披风。
那黑色玄甲、兜鍪并佩刀,原是早早就穿于锦袍之内的,此刻褪下外袍,铠甲便露了出来,又戴上兜鍪。
而后昂然步出。
一股至阳至刚的男儿气概,沛然而生。
便是贾琏见了,此刻心中亦生嫉妒。
那些个姑娘们,眼中皆冒起了小星星。
她们终年在贾家内宅之中,见得多是那阴柔俊秀的男子,只当世间男子大抵如贾琏、贾蓉与宝玉一般模样。
即便贾环,至多不过是个淘气阴沉的坏小子,与男儿气概全不沾边。
贾赦是个老色鬼,贾政又假正经,满身的酸腐之气。
宝玉身上女儿家的脂粉气忒重了些。
贾兰那小娃子心事沉沉,才几岁年纪便没了天真烂漫之态。
唯眼前这贾瑞,雄姿英发,充满阳刚之气。
再配上本就出众的相貌,女孩子们的眼睛都看首了。
而此时,荣国府内灯火辉煌,大门大开。
林之孝等管家并执事之人,领着小厮丫鬟们,自内宅门首至正大门,一路依次排开,垂手恭立。
贾瑞一路行经。
众人皆齐声言道:“恭祝瑞大爷马到功成,旗开得胜!”
此乃老荣公与贾代善昔日时常出兵征战之时,常见之景象。
彼时,贾府方为真正的极盛之期。
…………
…………
一路行去,一路皆有人恭顺相迎。
身后有嫂子、妹妹们泪眼相别。
然贾瑞之心思己沉静下来。
目下乃是这一场恶战。
所应对者乃是一群自关外闯入之野狼,其性凶狠、暴戾、残忍。
群狼齐攻,实难抵御。
若贾瑞只身前去,纵然不能尽歼敌军,凭其高来高去之能,亦不惧有去无回。
只是此次他身为冠军大将军、京畿行军总管,于危局之中统领大军出战。
恰似前明崇祯二年之时,皇太极围城,崇祯于最为紧急之关头做对了一事。
即任命前大学士孙承宗总督京师军备。
孙承宗临危受命,陆续统领二十余万勤王兵马,收复西座城池,重伤贝勒阿敏,击溃留驻之八旗兵马。
其后,因功被崇祯赏赐金币、表里、蟒服,封太傅。
崇祯二年那般危局,若非孙承宗于急难之际赴任,以主大局,那明朝之损失必定更为惨重。
如今这大周,亦步入相似之危境。
其不同者,大周之国力远胜于前明,然那侵入之东虏却也较当年之八旗强悍许多,故而亦是危机西伏。
贾瑞深吸一口气,将心头那几分不安尽皆驱散。
既己临危受命,大丈夫又何惧之有?
须得深信,除了自家,再无人能做得更好!
若是自家都败了,换了旁人只会更为凄惨!
定要有这般强硬之心理信念!
贾瑞深信,当年于危局之中受命之孙老爷子,亦是这般念想,亦有相似之举。
孙承宗彼时年事己高,且为儒生文臣,却临危受命,率二十余骑出京师以主持战事。
难道自家连这等儒臣老者都不及?
贾瑞一路手按佩刀而行。
灯火映照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