横插一杠子不成?
即便能够成功,也绝不能做这样的事,不然贾瑞与自己,还有黛玉,日后该如何自处呢?
“瑞哥只叫我放心,还让我再等等。”
薛蟠一脸正色说道:“瑞哥儿从来不是那等信口胡诌之人,我寻思着,不出一两年,他便能击溃东虏,到那时,朝廷只能封他为王了。”
“封王,侧妃?”薛姨妈眼中满是惊喜之色。
给国公做妾室,那是决然不可的。
薛家立时就会成天大的笑柄,被所有勋贵人家所耻笑。
百年世家,转瞬沦为不入流之辈。
这是薛姨妈断不能接受的。
便是薛蟠,他纵然胆大包天,也不敢拿薛家的传承来戏谑。
而封王之后的侧妃,可就不同了。
侧妃同样需朝廷册封,授予银册银印,其地位等同于国公夫人。
郡王与正妃为一体,同时还可册封三位侧妃,此乃符合周礼之举。
只是不少亲郡王都未曾动用此项权力。
若要册封什么侧妃之类,首接给予嫔或者选侍之类的名号便是了。
那便如同富贵人家的妾室一般,地位并不高。
“若是如此,自然是极好的。”薛姨妈连连念佛。
宝钗的婚事,己然成了薛姨妈心中的执着之事,只因她的盘算有误才出现这般不利的情形,若耽搁了女儿一生,想来也是愧疚万分。
若贾瑞能很快封王,女儿出嫁虽说有些迟了,到底也算是有了好的归宿。
宝钗原本如白纸般苍白的面庞,也渐渐有了些血色,且带着些许羞意。
毕竟议论的乃是自己的婚事。
自然也有些不甘与不足。
只是宝钗的性子,本就是朝着这方面教养的,进入皇家,成为妃子或者王爷的侧妃。
这也使得宝钗接受这一现实要容易些。
薛蟠还在咧着嘴问道:“妹子,我这个哥哥当得如何?”
宝钗并不作声。
薛姨妈笑骂道:“你还有一摊子正事呢,眼瞅着就要去辽东了,还不赶忙滚去收拾,在这儿聒噪些什么胡话。”
“就知道费力不讨好……”薛蟠不满地嘟囔起来。
“对了,你去辽东,除了长随跟班,总得带上几个得力的丫鬟。要不要给香菱开脸,让她随你去辽东?”
“可别。”薛蟠摆手道,“这一回入刑部大狱便有人同我说,福薄的人莫要占有自己不配之物。香菱虽出身小户人家,又遭人拐卖,但其性子娇憨可爱,也算是集天地之灵秀所生出的女子。我薛文龙配寻常女子,哪怕再美貌、家世再高贵也配得上,像香菱这般的反倒配不上了。”
香菱近来与贾府内宅之人交往颇多。
尤其与探春、惜春相处得颇为不错。
贾府内宅的小姐们也不嫌弃香菱只是个丫鬟,或许还是个没名分的小妾。
对香菱亦并不轻看。
近来香菱的气质愈发出众,单说相貌,在这红楼世界里亦是一流的,何况那呆香菱的憨态,确是别有一番意趣。
单是这份诗画才情,也透着一种不俗。
香菱并非像贾家小姐那般衣食无忧,无人管束。
处于逆境之中,却仍能如此,才让人心中生敬。
任何人都会有喜好,难道唯有在逆境之下,安然处之的男子才是君子,女孩子便是呆傻吗?
并无此等道理。
薛姨妈听着薛蟠的话,却也并不生气,只是一脸释然地说道:
“我只恐你舍不得香菱,你妹子身边虽有莺儿,到底孤孤单单的,往后便叫香菱陪着你妹子一道进贾府。如今这丫头在内宅里混得熟稔,想必日后也不会吃亏的。你妹子哪样都好,只是有些清冷,面上虽过得去,实则并不擅与人交往,香菱倒是不差……”
宝钗羞得满面通红。
这才哪儿到哪儿呢,就盘算自己嫁到贾家之后的事了。
薛蟠只是咧着大嘴笑。
他便是这样的性子,倒也算不上色中饿鬼,当年强抢香菱也不过是一时意气。
这么长时间了都未曾让香菱开脸做姨娘。
把香菱和妹子一同许给贾瑞,于薛蟠而言不失为一个好法子。
至少此后薛家和贾家的关系愈发亲近,薛蟠与贾瑞的关系也会紧密许多。
这一回,薛蟠能脱离大难。
若没有贾瑞,绝无可能。
亦不像有些小人所议论的那般。
并非因为贾瑞,薛家才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