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前明的辽镇兵在李如松那时节还是颇为能战的,数千精锐家丁,皆是李成梁带出的精锐,常常数百骑便敢深入草原,突袭北虏各部。”
“李如松于朝鲜碧蹄馆一役折损太过惨重,加之南北军争执他未能压制得住,一时心灰意冷,第二次大军入朝他便未参与,后来率部突袭北虏部落,遭人家伏击而战死。”
“李如松之死实是可惜,将门虎子啊,若李如松尚在,萨尔浒之战多半会任用李如松为提督,不会派遣文官做经略,战事或许会是另一番结果。”
“也无可能了,彼时明军太过孱弱,各路兵马皆不强盛。总共加起来不过十西万人,依大将军之言,这十西万人己是前明财政所能支撑的极限了。”
“萨尔浒之战十西万人,朱仙镇之战十西万人,松锦大战亦是十西万人,此非偶然,实乃前明之财力与后勤能力着实有限,此乃卫所制度与募兵制度、早期财赋制度与军制不相协调所致,大将军言,此局无解,除非全然推倒重来。”
牛振勇眨眼瞧着贾芸、冯紫英、卫若兰与谢鲸、裘良一干人。
青年将领们,几乎皆被派至朝鲜战场上来了。
这帮人,谈笑自若,一副云淡风轻之态。
此分明是灭国之战,却这般轻松惬意。
骑兵来了一万五千人。
同时令金复海盖诸州,再加上以辽阳为核心,各州府县之文官负责协调军资供给之事。
原本各州县以为要征调民夫壮丁,一万五千骑兵,负责后勤供给军需的民夫壮丁最少得十万人以上。
这般冰天雪地中用兵,后勤压力甚是巨大。
保不齐要死却几千民壮,这在前明是屡见不鲜之事了。
谁承想行营径首下了公文,除各州县将库存军粮备好之外,各州动员千人上下服徭役,主要是把军粮制成干粮,便于将士食用便罢。
将做好的米饭反复蒸干,干馍、干饼子,这些皆是常见的干粮。
略微加热也好,冷食亦行。
再者便是准备些肉干,这是军粮库所没有的,由行宫出资于地方分批采买,宰杀之后煮熟,而后制成肉干。
…………
…………
这些事儿于十日之内便做完了。
接着辽东行宫便派出诸多马车,沿着抚顺关旧道于冰面上过江。
一路至平壤有不少山地,然官道始终是有的。
这给辽东行营的兵马带来不少便利。
在贾瑞眼中,此乃难得的练兵良机,自是不可错过。
许多骑兵营皆被打乱重组了。
宁夏镇、甘肃镇、榆林镇、山西镇、大同镇、宣府镇、蓟镇、陕西镇,还有辽镇的些许精锐骑兵,以及京营的少量骑兵。
九镇加上京营凑了三万一千骑兵,贾瑞派至朝鲜的有一万五千多人,恰是半数人手。
征朝行营大将由老将牛振勇担任。
贾芸、冯紫英、赵岩三人分别担任三路副将。
原本的九边体系里并无大将,倒给贾瑞省却了不少事儿。
实则九边交出这些骑兵之时,便料到数载之内是回不到各自原本的军镇了。
各镇的镇将自是不会将自家的大将派遣出来,所出的兵马亦是从各部中抽调而来。
夜不收与哨骑只占少数,甚至其中有许多不过是跑腿的塘马。
当然,骑射弓马的本事还是皆有的,总不至于派出些无用的杂兵过来。
贾瑞的脾性各镇总兵亦是知晓的,对于普遍额兵在十万人上下、骑兵三万人左右的各镇而言,抽调三千人左右的骑兵,虽亦是不小的损失,却尚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,实无必要得罪这么一位年轻的国公与太尉。
即便贾瑞卸去实职,在京师当个形同吉祥物的太尉,至少在御前议论军务之时亦有发言权,军镇的钱粮军马与人员配给、职务任免诸事,贾瑞皆有自己的一票。
到了太尉这般层级,哪怕只是个吉祥物,亦非寻常总兵之流能够招惹的。
再加上又是朝廷旨意,确是没必要平白无故地得罪这位蒸蒸日上的青年勋贵。
征朝大军,锐气颇盛。
未及二十日,便接连攻下十几个州县。
义州、吉州、永兴府、咸境道和平壤所属各州县大半皆被攻克。
朝鲜的城池低矮破旧,且根本无兵马驻守。
甚至原本有兵马驻守的州县,大周兵马一到,立马望风而逃。
不到二十日的时光,朝鲜兵马逃散者己逾万人,被俘者亦过万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