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挥所内油灯摇曳,李云飞的手指重重敲在地图上一个被红圈标记的小镇——青林镇。
"三天前,军区敌工部的三名同志在这里被捕。"李云飞的声音压得很低,"其中老周掌握着整个北线地下党的名单。"
卫国眉头紧锁。老周是敌工部资深干事,若他叛变,整个北线地下组织将面临灭顶之灾。
"关押地点?"
"镇中心的伪警察局。"赵政委递过几张模糊的照片,"临时改造成了审讯室,至少有一个小队的倭寇宪兵和二十多名伪警察把守。"
照片上的建筑是个典型的北方西合院,高墙深院,西角有望楼。卫国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,脑海中己经开始构思行动方案。
"上级命令我们不惜一切代价营救,或者..."李云飞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。
"我带小分队去。"卫国毫不犹豫地说。
"太危险了。"赵政委摇头,"青林镇是倭寇在周边的核心据点,驻军超过一个大队。一旦暴露,你们插翅难逃。"
卫国却露出了一丝冷笑:"正因为是核心据点,他们才想不到我们敢虎口拔牙。"
李云飞盯着卫国看了几秒,突然笑了:"就知道你会这么说。说说你的计划。"
卫国指着照片:"警察局后墙紧挨着一家药铺,我们可以从这里挖地道潜入。行动时间选在明天晚上,倭寇大队长娶姨太太,全镇军官都要去喝喜酒。"
"地道?时间来得及吗?"
"不需要全程挖通。"卫国解释道,"药铺地窖离警察局只有五米厚的土层,用缴获的倭寇炸药定点爆破,声音会被鞭炮声掩盖。"
李云飞和赵政委交换了一个眼神,最终点头同意:"好,但必须做好万全准备。一旦失败..."
"不会失败。"卫国斩钉截铁地说。
当天夜里,一支由十二人组成的特别行动队悄然出发。除了小分队精锐,卫国还带上了爆破手"雷公"和伪装专家"老鬼"。所有人都换上了便装,武器藏在运柴的马车夹层里。
青林镇外的树林里,行动队与当地地下党接上了头。来的是个满脸皱纹的老汉,自称是药铺的坐堂大夫。
"情况有变。"老汉低声道,"倭寇把老周转移到了西厢房,增加了双岗。而且..."他犹豫了一下,"老周己经被拷打了两天,情况不太好。"
"招了吗?"卫国心头一紧。
"还没有。但倭寇从省城调来了专门的审讯专家,明天就到。"
卫国看了看怀表——凌晨三点,距离行动时间还有十八个小时。原计划必须调整了。
"提前行动,就在今天白天。"
"白天?"队员们面面相觑。
"对,趁倭寇大队长去火车站接审讯专家时动手。"卫国迅速在地上画出新的行动方案,"'老鬼'扮成送菜的老农混进去侦察;'雷公'准备炸药;其他人分三组接应..."
天刚蒙蒙亮,青林镇渐渐苏醒。"老鬼"推着满载蔬菜的独轮车,晃晃悠悠地向警察局后门走去。他脸上贴着假胡子,背佝偻着,活像个六旬老农。
"站住!干什么的?"守门的伪警察懒洋洋地拦住了他。
"老总,送...送菜的。""老鬼"结结巴巴地回答,递上一张伪造的通行证。
伪警察随便扫了一眼就放行了——谁会怀疑一个颤巍巍的老头呢?
"老鬼"顺利进入了厨房区域。借着搬菜的机会,他仔细观察了院内布局和哨位。西厢房外果然站着两个倭寇宪兵,腰间挂着明晃晃的军刀。
与此同时,卫国和其他队员化装成各种身份陆续潜入镇子。有的扮作赶集的农民,有的装作收山货的商贩,三三两两地散布在警察局周围。
正午时分,镇子突然骚动起来——倭寇大队长带着一队士兵向火车站方向去了。时机到了!
"行动!"卫国对身旁的"雷公"低声道。
两人装作吵架的醉汉,推推搡搡地向药铺方向移动。趁没人注意,迅速闪进了药铺后门。坐堂大夫早己等候多时,立即带他们下到地窖。
"从这里往西挖,五米就是警察局的地牢。""老鬼"己经等在里面,他脱去伪装,露出精干的面容。
"雷公"立即开始工作。他先用小铲子挖出一个深洞,然后小心地放入炸药包,接上长长的引信。
"三分钟延时,足够我们退回安全距离。"
随着一声闷响,地窖的墙壁被炸开一个大洞,尘土飞扬。硝烟还未散尽,卫国就第一个钻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