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,显然是马不停蹄地赶来。
“姑娘,”岳小溪从怀中掏出一本厚厚的册子,“泰安府辖三州十八县,地域辽阔。不过有一半以上都是下限。”
“为何会这样?”芷柔接过册子,眉头微蹙。
岳小溪擦了擦额头的汗珠,详细解释道:“主要有两个原因。靠近渭北的几个县之前闹过匪患,死伤惨重。虽然沈总督已经平定了匪患,但百姓们心有余悸,许多人都搬离了那里。”
他顿了顿,继续道:“至于靠近昌平的地方,一来是土地本就贫瘠,二来去年的洪灾后涌入了大量流民。这些流民经常闹事,搞得本地百姓也纷纷逃离。”
芷柔仔细翻看着岳小溪的记录,眼前一亮:“小六哥记录得很详细嘛,连各县的物产、风土人情都写得清清楚楚。”
岳小溪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:“是找洛师爷借了县志参考。我想着姑娘肯定需要详细的信息,就多花了些心思。”
“知道寻求帮助,这很好。”芷柔笑着对柳青荷说,“给小六哥十两银子。”
翻到青溪县的记录时,芷柔的目光停留许久。那里虽然是沙壤地,但距离州城只有半天船程,若是经营得当,未必不是个好去处。
想到这里,芷柔立刻起身:“我得去找娘商量一下。”
来到主院,芷柔见周夫人正在和绣娘说话,便在一旁等候。待绣娘退下,她才开口:“娘,我明天想去青溪县看看。”
“你才回来,连一口茶都没好好喝,就想着往外跑?”周夫人有些无奈地看着女儿。
“春耕要紧啊。”芷柔认真地说,“错过了这个时节,就得等到来年了。”
周夫人思索片刻,终于点头:“那让你三叔陪你去吧。正好我们家也要添置些田地,让他帮着掌掌眼。”
芷柔闻言大喜,连忙应下。回到自己院子,她立刻吩咐丫鬟们准备明日出行要用的物件。看着忙碌的院子,芷柔的心思却已经飘到了青溪县。那里的田地虽然不是最好的,但胜在离州城近,运输方便。若是能买到合适的地段,未必不能有一番作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