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官员见苟郡守并未被霍相明面上打压,且罗州牧又隐隐想要拉拢对方,也渐渐地开始与之走动起来,苟梦也时不时与李夫人一道赴宴。
就在她初次来到梅园赴宴的那日,席间有一女子在纱帘后奏琴献舞,等那女子从帘子后现身,苟梦才终于再次见到了当初救下自己,又悄然离开的哑女。
原来那哑女就是临安郡十分有名的舞姬——杳然。
在其余人眼里,那是弱柳扶风,仙姿佚貌的美丽身影,在她的眼中,却是孤身穿过烟火,素衣不掩风华的坚韧与毅然,令她心头发热。
起先苟梦只是对杳然十分好奇,有意的关注她,她自幼就爱看舞乐,奈何自己在这一道上毫无天赋,是以十分欣赏擅长此道之人。
这时杳然己轻易不在外露面,为这多观察这位恩人几眼,苟梦磨了爹娘许久,甚至得了去碧水楼画舫的机会。
那次杳然亦在画舫中留下墨宝,教她看罢那笔走龙蛇的字,愈发对这位绝世舞姬生出敬佩。
苟梦没能成为得到那墨宝的有缘人,待离开画舫后,特地托府中侍卫打听,花了自己攒了许久的月钱从旁人手中买回了那幅墨宝。
她亲自将那墨宝装裱在书房,欣赏了没两日,就又收到一份意外之礼。
那竟是杳然送来的另一幅丹青墨宝,且附上了她买墨宝同样的银钱。
苟梦没想到杳然姑娘竟如此关照自己,她并未将此举视作对方趋炎附势,当即写了一封回信,请那奉命送礼的官家带回去。
她在信中大胆约见杳然,夸赞了对方的笔墨,被李夫人知道,还特地笑话她,说她这行径,活像个登徒子似的。
被母亲这么一揶揄,苟梦也觉得自己可能太热情,也不知会否吓到对面,结果次日便收到了回信。
许是自己亲手救下的小姑娘,杳然对她莫名地多了几分耐心,不仅挑了间静雅的茶楼,还特地带了不少古籍来,更让苟梦对其心生好感,油然而生出拜师的念头。
她将这念头告知苟郡守与李夫人时,两人虽有些犹豫,但并未严词拒绝,只是让苟梦思虑清楚。
拜师并非小事,一旦拜了师,便要尊师重道,她们两个身份天差地别,若成了师徒,必然会受世俗批判,李夫人不希望女儿一时冲动,将来又为此后悔,如此不是君子所为。
苟梦清楚自己是考虑清楚了的,得了爹娘的点头后,便又去信给杳然,写下欲拜师的心愿,也保证自己会尊师重道,好好学习琴技舞艺。
这一回,杳然的回信仍来得很快,只不过却写着拒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