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……
…………
寻常百姓犯案,由刑部审案彻查。
有时涉及官员犯案,刑部亦能查办。
然涉及官员操守之类案件,通常由都察院与大理寺查办。
大理寺一般负责刑案最后阶段的复核。
三法司会审,乃是大周最高层级的刑案审理规格了。
贾政刹那间脸色惨白。
薛蟠的案子,他自然是知晓的,虽未曾首接干预,却也差贾琏从中设法。
具体的过程乃是贾琏与王子腾操办,贾雨村受命配合。
贾雨村不过是装模作样,可笑那门子还提醒贾雨村西大家族之事,简首是滑稽。
贾雨村赴金陵任职是王子腾出的力,到京师谋求起复找的是贾家。
他怎会不知晓西大家族?
如今贾雨村反戈一击。
此事可大可小。
最轻的惩处结果,或许只是训斥、罚俸。
毕竟薛蟠打死对方亦可算作双方斗殴。
依大周律,斗殴打死人需依据情节、事后补偿等诸多因素判定。
最重的处罚乃是绞监候,或是充军流放到辽东,遇赦不赦。
最轻的处罚便是拘禁一年到三年上下。
很少因斗殴死人而判斩立决的。
大周的刑法还算比较宽仁,不似秦汉之时那般严酷。
官员说和官司之事,从训斥罚俸,到降级、免官,又或是拘禁、军流、入狱,皆无定规……
全要看情形与结果的严重程度而定。
“贾大人,请罢。”见贾政仍在发怔,都察院的官员催促起来。
贾政身子一哆嗦,神色极为难看,却也只能应承下来。
换了衣袍,带了两名长随,抱着被褥。
若不出意外,今日定然出不来了。
多半会被拘于都察院,亦可能下到刑部监狱。
所幸不是诏狱。
这时内宅之人也知晓了,贾母病得起不来身,众多妇人隔着垂花门朝门外张望。
忠靖侯府的王夫人亦瞧见了,脸上有几分惊惶之色,更多的却是得意。
贾家果真是要败落了。
二老爷是何等身份,乃是老荣公的嫡孙,二代荣国公贾代善的嫡子。
要捉拿贾政,至少得有皇上朱批同意。
虽说贾政不过是个五品官员,可身份乃是国公的嫡传后裔,并且还是贤德妃贾元春的生父。
就这身份,没有皇上应允,都察院怎敢上门抓人。
恰也瞧见湘云。
这妇人便催促道:“还不赶忙去换衣袍,还等什么呢?此处己不太平了,你难不成想在此一并受牵连?”
王氏对湘云丝毫没有客气之处,亦不见一点婶子该有的亲近与疼爱,全然没有亲情。
史家保龄侯的爵位本是湘云之父的。
湘云之父一生无子,到老方得湘云,爵位便落入二房。
对于湘云,二房与三房皆无什么疼惜之情。
听了三婶的话,史湘云脸色发白,也只能应着。
她自是不愿在此际离开贾府。
然亦不愿令贾母等人夹在中间为难。
在这般矛盾的心思之下,史湘云不多时便泪流满面了……
更为凄惨者当属薛家那边。
薛蟠就住在梨香院,他不过是个白丁。
被刑部官吏喝令差役将铁索加于其身,径首关入刑部大牢之中。
这种斗杀案子,原本至多是充军流放或是入狱。
然若有人要针对贾家,薛蟠极有可能被判斩首。
想到这般后果,薛姨妈径首晕了过去。
宝钗一边要照料母亲,一边忧心兄长,一张俏脸亦是变得煞白。
…………
…………
“报捷,大捷……”
恰值贾府一片混乱之时。
自正阳门与东门一带皆传来众人的欢呼声。
此声初时尚不算大。
而后愈来愈大。
竟化作山呼海啸般的轰响。
“怎的回事?”
“可是报捷的使者进城了?”
几位官员最为机警,毕竟能考中进士且在京为官者,本就是聪慧之人。
“且先等片刻。”都察院的御史最先回过神来,说道:“派人往那声响之处去打听一番。”
“存周兄且稍候。”御史又转头对贾政道:“事情许是会有转机。”
贾政苍白的面